手机版
站群导航

教育主站

小学

中学

幼儿园

职业学校

您的位置: 首页 >幼儿园动态>教科研活动>详细内容

教科研活动

聚焦幼儿视角 对话环境成长——金香幼儿园连续性教研活动

来源: 发布时间:2024-12-11 16:21:17 浏览次数: 【字体:

聚焦幼儿视角 对话环境成长

——金香幼儿园连续性教研活动

 为深入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提升教师对环境创设理念的认识,使游戏环境更好地起到教育作用,让幼儿真正在与环境的互动中成长。同时为老师们搭建互相参观学习的平台,提供交流机会,探究班本课程实践与环境的对话,丰富幼儿园教育内涵,发挥环境创设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2024年10月,金香幼儿园结合全园各班班本课程实践,开展幼儿园班本课程环境创设园本教研研讨与交流活动。

一、现场观摩 优班推选

小、中、大年级组分别进行了年级组内的班级环境观摩,在观摩过程中各班阐述主题活动中的资料利用、环境亮点、环境创设等方面的内容。观摩结束后,各年级组进行投票推选,分别选出了3个优秀班级。

6c7ac607518741f89a721c65fd92c222.Jpeg769dd466b0934de4956fed9299914a1b.Jpeg

46f857910da74c39bd8bca21e668ea8e.Jpega45ef9c77cdc4a8e806b364761a3e7a3.Jpeg

二、组内分享 亮点介绍

在第二次深入研讨活动中,经由年级组内选拔的9个班级在各年级组内轮流进行其主题环境创设亮点的精彩阐述。

4c8064db28b84b7cae065757344a9dbf.Jpeg

张子合老师:我们小一班的班本主题为《嗨,小鸡》,小班幼儿对动物充满着探索的兴趣,幼儿在此话题中知道小鸡的成长顺序、公鸡母鸡的区别等简单的知识经验。我们提供了具有课程特色的材料,如:蛋壳、蛋托、羽毛等,还有基础的材料锡纸、粘土、彩纸等材料,根据小鸡的外形特征创造出不同的作品。科学区利用蛋托进行造纸体验,体验实验的乐趣。

e81be1b0423740fb8a583ee8f27ee789.Jpeg

刘春玲老师:我们小七班的班本主题《小鱼游呀游》的游戏活动中,增添一些秋天的元素,如树叶拓印小鱼、柳条小鱼、松果小鱼、树叶小鱼书签等等。另外,在各区域我们还增添新的主题游戏材料,如科学区《魔法水精灵》《漂浮笔下的水世界》、益智区《小鱼排队》《小鱼拼图》等。生活区我们编织小鱼是我们的主要活动,根据幼儿发展水平不同,我们设置的难度也不一样,简单一些的是围着纸板的凹痕绕,有一定难度是围着三根雪糕棒一上一下有规律的绕。

919182a4eca4498394a93fab9dc21643.Jpeg

韩晨曦老师:本学期我们小六班的班本主题是《你好,恐龙》,通过与爸爸妈妈一起完成调查表《恐龙大调查》,孩子们对恐龙有了初步的了解。美工区在制作恐龙蛋的时候幼儿熟练综合运用了揉、粘、搓等技巧,还发挥了动手动脑的能力,体验到手工制作的快乐。在孩子的游戏世界里,创造是美妙的我们密切关注幼儿对恐龙的问题,及时预估幼儿探究的需要,比如益智区的自制玩具恐龙影子配对,根据幼儿能力的不同制作不同的配对游戏;购置科学区中的火山爆发科学实验材料;生活区制作恐龙考古游戏恐龙微景观提供辅助材料……

5dc513bfd911427f8d0524b3ecc1e14b.Jpeg

封海玲老师:我们中四班的班本主题是《瓶罐乐园》。小朋友前期收集了很多的瓶子,那么能利用瓶子怎么进行美工区创作呢?我们在美工区设置了一个海洋风格的瓶罐大集合。但是后来发现这种环境创设有点凌乱。那怎么办呢?经过园长的指导,可以将孩子的作品进行分类,瓶子归瓶子,罐子归罐子进行环境创设,看上去整齐不凌乱。在前期我们的美工区进行了3-4次的修改,最终呈现出现在大家看到的这种效果。在生活区,我们利用制作了一些花篮。供孩子们进行插花活动和竹编活动。在益智区我们投放了孩子很感兴趣的库罗米拼搭。在科学区我们投放了一些瓶盖吹气球的拼搭活动。后续我们会继续推进一些科学活动。

8dbc8d92841d40bda3dcf1d52be020a0.Jpeg

嵇雨洁老师:这个学期我们中七班的班本主题是《走进纸王国》。我们班的环境可能第一眼看上去不是特别的亮眼。在生活区,我们班孩子利用报纸在生活区制作了一系列的报纸活动。由于有些孩子的能力弱,有些孩子的能力强,我们根据孩子能力的不同,投放了不同的的活动。我们会把孩子在生活区的作品投放到美工区供孩子欣赏。在美工区,我们也根据孩子能力的高低进行了材料的投放。我们让孩子制作了报纸小怪兽。其中有个孩子让我影响很深刻,他们遇到了一个问题:固体胶粘不上去怎么办?于是她去寻找另一个能力强的孩子寻求帮助。

0be7a******794a82a701bdc54019961c.Jpeg

盛婷老师:我们中八班的主题是布的秘密,这个是我们班整体的美工区的环境,在美工区我分成了三个小主题:扎染、拼贴、和敲映。在生活区,我们利用了一些牛仔布进行了一些服装的设计。让孩子们进行了展示。很多小朋友都很感兴趣,我们生活区的墙面放了一个“我知道”。在我们的其他区域:科学区、阅读区都投放了一些关于布的材料。科学区我们投放了布的吸水性和透光性的一些小实验 ,并且让孩子进行了记录。

ab2e558aa6bd4185a095bb0c3ddebb95.Jpeg

孙玲玲老师:我们大二班的班本主题为《你好,戏曲》,我们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和欣赏中国戏曲的魅力,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美工区我们提供了吹塑十二生肖画, 使用吹塑纸制作十二生肖画,结合戏曲元素,让孩子们发挥创意,以及彩绘面具,提供空白面具和彩色颜料,让孩子们自由绘制自己喜欢的戏曲角色。阅读区我们创设了皮影戏小舞台,孩子们可以利用制作好的皮影尽情表演。

859da725b4dd4cd9a076dc0bc5bdefee.Jpeg

陈丽娟老师:我们大五班这学期的班本主题是《十二生肖大世界》。十二生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生肖都有其独特的寓意和故事。通过《十二生肖大世界》这一主题,我们旨在让孩子们了解十二生肖的由来、特点和文化内涵,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在美工区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十二生肖拓印画,提供十二生肖的模板和彩色颜料,让孩子们进行拓印画创作。在墙面,我们还结合龙年和秋天特色,鼓励幼儿在树叶上绘画创作,粘贴在龙的身上制成龙鳞。生活区我们提供了十字绣、戳戳乐以及糖画,锻炼幼儿的手部精细动作的发展。

9f802c98adb447d******2678daa0b294.Jpeg

李嘉慧老师:我们大六班本学期的班本主题是《水墨之韵》。水墨画是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我们设置了不同的区域供幼儿操作,如美术区、阅读区、科学区、生活区等,每个区域都有明确的主题和活动内容。在美术区,我们提供了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基本绘画工具,让孩子们自由创作。我们还参考了最近景区里热门的漆扇的制作方法,在美工区为孩子们提供材料进行创作。科学区,我们提供了粉笔、酒精、水等材料,让幼儿观察粉笔的粉末溶在油里后滴入水里和酒精里的不同现象,探索科学奥秘。

在分享结束后,全体老师共同思考并讨论了以下问题:对于三个分享班级,你觉得有哪些亮点?哪些让你深受启发可以在后续自己班级的活动与环境中运用的?

杨洋老师:首先,我认为小一班此次区域活动的开展与实施值得我们学习,他们别出心裁地利用鸡蛋托这一日常废弃物来制作再生纸,既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又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了环保知识。同时,他们还将鸡蛋壳变废为宝,通过巧妙的加工处理,制作成了粉笔。对于需要改进的地方,我认为小一班的区域活动可以更丰富有趣一些,例如:科学区游戏活动可以把蛋壳粉笔与蛋托造纸进行结合,进行游戏联动。美术区的绣冠可以提供更多丰富的自然材料,不仅仅局限于羽毛绣冠。

何欣怡老师:中八班的分享让我印象深刻,他们班的环境最大的优点就是整个教室充满了幼儿的痕迹。另外他们班的美工区也有一个亮点,整体班级环境都是利用了蓝色花布创设出来的扎染氛围,一进美工区就感觉像来到了云南一样。我有一些小建议给中七班,可以根据孩子能力的强弱进行区域材料的投放,投放的时候可以学习中四班那样将瓶罐进行了分类的投放,中七班可以分类投放更多不同形状、质感的纸,使区域游戏开展得更好。

吴苑老师:大二班整个班级环境充满了浓郁的戏曲氛围。从墙面装饰到各个区域的布置,都充分体现了戏曲的元素。我觉得我们大八班还可以增添京剧头饰,让孩子们可以自由选择和穿戴,感受不同角色的特点。还可以放置多种多样的戏服和道具,如扇子、剑、马鞭等,让孩子们能够进行角色扮演,增强他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分享与讨论结束后,各年级组推选出了1个优秀班级。

三、精班献秀 全园共赏

经过多次教研,各个班级都在不断地修改与进步。在第三次教研,各年级组各推选出了1个优秀班级,进行全园主题环境分享报告。

8c8c3ba9220a4f01a******757dde08ea.Jpegc60f4b76b860458fa133ab9b923c2ee7.Jpeg

8121635c25444409bc932dddd7e40fb3.Jpegba697f7925dc438a888ea8bb5c26865c.Jpeg

张子合老师:我们班级围绕“嗨!小鸡”主题,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旨在通过多样化的互动提升幼儿的各项能力,培养他们的耐心和专注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开展了孵蛋探索活动,家长提供的孵蛋器让孩子们亲历了小鸡从孵化到破壳而出的奇妙过程。这一活动不仅加深了孩子们对生命成长的理解,还在孵蛋成功后延伸到了照顾新生小鸡的实际行动中,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和爱心。通过这些活动,我们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既有趣又有教育意义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玩乐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

cf8e3ff367cf4e1ca2c164ee391a12b5.Jpeg2ae535f2ad3c470bbec376167ae294d7.Jpeg

33b70056b740470ea357e22dd0474e28.Jpegfdf39f07c9ae45a58fe3cf6fb30c9b1a.Jpeg

嵇雨洁老师:我们班的班本主题课程“走进纸王国”围绕四个递进的主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纸文化探索之旅。孩子们从《各种各样的纸》亲子大调查出发,了解生活中不同种类纸张的名称、用途、材质和特性,并尝试按颜色、材料、功能等进行分类。孩子们利用多种感官——看、摸、折、吹、撕等方式,感知不同类型纸张的独特性质。他们还进行了吸水性、承重性和可变性等一系列实验,直观地探索了纸张的不同特性。孩子们尝试用剪刀、折纸、染纸、衍纸和编纸等工具和技术进行艺术创作,体验“纸艺”的魅力。科学区提供了造纸工具,让孩子们亲手体验造纸术的乐趣。此外,孩子们还将纸艺带到了户外,利用报纸玩起了“报纸运球”、“纸箱坦克”和“报纸夹夹乐”等创意运动游戏,将艺术与体育相结合,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和身体协调能力。经过一系列活动后,孩子们深刻认识到节约用纸的重要性,于是,孩子们制定了班级爱纸公约,并通过绘画宣传画向更多人传递节纸理念。班内设置了“废旧纸张回收站”,鼓励孩子们参与节纸打卡活动,思考如何实现纸张的再生和变废为宝,培养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9ab12fc2f3b64811a61c1180a5c0ebac.Jpeg1e49fe665885496faac37b441f4a87db.Jpeg

5b5986be6e384682aa75f7821c0531ea.Jpegea0ba5a3e88e40eeaba16b170f04a8a5.Jpeg

施海龙老师:围绕班本主题“你好,戏曲”,我们班语言区设有皮影剧场,孩子们可以借助戏剧类绘本、皮影玩具、手偶、指偶等,自主进行戏曲故事表演。美术区有效利用自然材料、低结构材料(如毛线、毛球、瓶罐等),围绕戏曲主题进行美术创作,如戏曲发箍、戏曲剪纸、戏曲面具涂鸦、戏曲人物锡纸画等。生活区围绕戏曲的延伸活动开设生活类游戏,孩子们结合戏曲人物的吃穿用度,发挥想象,进行小戏服、香皂、香包、春卷、糖画的制作等游戏。科学区孩子们将颜色的秘密与戏曲相结合,在自制口脂、漆扇等体验游戏中体验到生活美学。数学区结合脸谱开设一系列益智类游戏,如脸谱拼图、脸谱翻翻乐、脸谱数独等,同时结合大班幼儿能够合作游戏的特点,开设飞行棋、三角棋、立体四子棋等棋类游戏。建构区围绕戏曲主题,利用纸杯、纸管、纸筒、奶粉罐、清水积木等进行建构游戏。

三位老师分享过后,老师们进行了一个讨论,小班、中班、大班分别对应小1班、中7班、和大8班,聚焦如何更好地在班本课程中追寻儿童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了许多宝贵的建议。

cf99ff******549f58ba10fe43f17efe6.Jpeg

小班组:针对小1班《嗨,小鸡》班本课程,我们组提出以下优化建议:

1.成长记录:每日观察日记

使用录音或视频等多媒体方式,记录孩子们每天观察到的小鸡成长变化。鼓励孩子们用画笔、文字或语音描述他们的发现。通过多媒体记录,帮助孩子们更直观地了解小鸡的成长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创意无限:小鸡主题故事创编

组织孩子们围绕小鸡展开创编故事活动,可以是口头讲述、绘画故事书或戏剧表演等形式。教师提供一些启发性问题或情景设定,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故事创编,提升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同时加深他们对小鸡的理解和感情。

3.责任与爱心:爱鸡小帮手轮值

设立“爱鸡小帮手”岗位,让孩子们轮流负责喂养和护理小鸡。每次轮值前,教师会简短培训,确保孩子们了解正确的照顾方法。通过实际参与喂养和护理,培养孩子们的责任感和对小动物的关爱之情,增强他们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41baac9d0f584ed2b8075a43662c9149.Jpeg

中班组:为了进一步优化班本课程“走进纸王国”的材料选择与投放,特别是在美工区的活动设计中,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确保材料的丰富性和层次性,同时提升幼儿的学习体验和兴趣点捕捉。

1.材料的多样性和层次性

提供手揉纸、皱纹纸、素描纸、彩色卡纸、宣纸等多种质地和厚度的纸张,让孩子们探索不同纸张的独特质感和使用方法。根据具体活动目标,配备颜料、调色盘、剪刀、胶水、彩笔等辅助工具。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调整材料的复杂程度和操作难度,确保每个孩子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挑战。

2.活动设计的深度与广度

模拟真实场景如“纸工厂”“纸艺展览”,让孩子在角色扮演中学习造纸过程和纸艺创作。通过这些情境,孩子们不仅能掌握具体的技能,还能理解纸张生产背后的文化和历史意义。为不同水平的孩子设计不同程度的任务,例如,对于年幼的孩子可以是简单的撕纸、粘贴活动;对于稍大一些的孩子,则可以尝试更复杂的折纸、染纸或衍纸艺术。

5f1d6e27c1904a0ea8de72d049f79c4d.Jpeg

大班组:针对大8班《你好,戏曲》班本课程,我们组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优化建议,旨在提升孩子们对戏曲文化的兴趣和理解:

1.增强互动式学习

通过设计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在玩乐中自然地接触和了解戏曲知识。例如,可以将经典的戏曲片段简化为适合幼儿表演的小短剧,让孩子们扮演角色,亲身感受戏曲的魅力。此外,还可以设置“戏曲知识小问答”、“模仿戏曲动作”等趣味游戏,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参与热情。

2.鼓励创作与表现

根据《指南》精神,教师应为幼儿创造大胆表现自己的机会。可以组织一场“戏曲节”,让孩子们有机会展示他们学到的戏曲知识和技能。同时邀请家长前来观看,不仅能增强家庭参与感,还能为孩子们提供一个真实的舞台体验,促进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3.深入体验戏曲化妆和服饰

为了让孩子们更直观地感受到戏曲的独特魅力,可以安排专门的体验活动,如“戏曲妆容工作坊”和“戏曲服饰试穿日”。孩子们不仅可以学习到戏曲中的身段与动作,并进行简单模仿,还能亲自尝试戏曲化妆和穿戴传统服饰。这些亲身体验不仅能够加深他们对戏曲艺术的理解,也能培养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此次教研活动深化了教师对主题环境创设的理解,从幼儿发展需求出发,促进环境的教育性与互动性的双重提升;强化了主题环境中“幼儿主体”的理念,通过创设富有启发性、探索性的环境,激发幼儿主动与环境对话,在游戏中自主学习与发展。老师们探索并实践主题环境创设的创新策略,有效融合课程内容与环境布置,构建既符合幼儿认知特点又能促进全面发展的教育空间。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