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资源优化 润泽课程生长 ——《花园自然文化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教科研讨
对话资源优化 润泽课程生长
——《花园自然文化下幼儿园主题活动的探索与实践研究》课题教科研讨
虞永平教授提出:“要把幼儿园资源库的建设当成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真正从孩子的发展需要出发,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精神,把握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的教育理念。”同时贯彻落实《幼儿园保育教育质量评估指南》的精神,引导教师进一步优化课程资源的利用,金香幼儿园全体教师开展了以“对话资源优化 润泽课程生长”为主题的教科研讨活动。
一、经验分享 活用资源
儿童要亲近自然、走进自然、体验自然,资源要与儿童的活动、经验相连结,成为儿童直接感知、实际操作、亲身体验的对象,才是有效适宜的课程资源。活动初始,徐苗老师和唐霜老师结合班内主题活动开展的经验,针对“区域环境中自然资源的投放”以及“幼儿在区域活动中是如何操作自然资源”这两方面进行了分享。
徐老师:在区域活动中,我投放了石头、树枝、树叶等多种自然资源,特别是种子,为美工、科学、数学、语言、生活区等提供了丰富的材料。通过开展种子粘贴画、雕塑、发芽实验、分类计数、创意拼搭、故事创作、食品制作及种植体验等活动,不仅锻炼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创造力和艺术表现力,还促进了观察力、科学探究精神、数感、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语言表达能力及生活技能的发展,同时培养其了责任感和爱心。
唐老师:在班内开展主题活动时,我们投放了多种自然资源,如沙子、石头、树枝、树叶及废旧木材等。其中,在美术区提供树枝、废旧木材和彩色颜料,孩子们利用这些材料进行涂鸦、拼贴,激发创造力和想象力。在户外涂鸦区,孩子们利用树叶、石头搭建“机器人”,孩子们扮演不同角色,进行户外探险,发展社交技能和语言表达能力。
两位老师通过挖掘贴近幼儿生活的自然资源,丰富幼儿游戏活动材料,拓展游戏玩法,从而让孩子们可以在宽松愉悦的环境里与材料积极互动,获得真实的感受和丰富的经验,助推其游戏经验的生长!
二、案例分享 资源优化
在如何结合“自然”的概念进行花园课程资源的环境创设、如何把“自然”与班本主题特色相融于环境之中,很多老师存在着一些自己的困惑和疑问。卞欣奕、徐沛沛两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带来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与分享。
卞欣奕老师:我们园内以及园外的周边自然资源里,花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自然资源,因此我选择了开展以“花”为主题的课程资源室活动。活动以“花”为主题,围绕花色、花形、花香、花艺和花字五大方面来展开,幼儿通过亲身实践,尝试各种创造性的游戏活动,感受花的美好和自然的神奇。环境创设以森系风格为环创的主要调性,利用花、树叶、沙、鹅卵石、贝壳等自然资源,对资源室的环境进行了创设,将自然元素融入资源室的整体环境中。在环境的细节上,我们发动家长资源收集各类鲜花,并与孩子们一起利用自然资源、自然造型元素和幼儿作品创设环境,提高幼儿审美能力,激发想象力与创造力,共同营造花花世界的氛围。
徐沛沛老师:基于我园花园自然文化理念,我们前期利用家长资源等做了一些自然材料收集,另外还收集了一些蛋壳、各类鸡毛、稻草等,确保班本课程能够更好的展开。为体现环境布置的自然性,我们利用松果,树枝等打造有农家鸡舍的氛围感的整体环境。在美工区,孩子们利用蛋壳和鸡毛做了很多好看的蛋壳画。在小碎件区内,孩子尝试把各种图形拼搭组合在一起我们小班孩子能巧妙地利用自然资源用小木棒等拼出三角形、长方形 等各种图形。慢慢地,拼出一座萌鸡的房子。他们会用树枝松果和瓶盖结合搭出各种各样的小鸡形态。能用各类果壳、鹅卵石等搭出大树、花朵、草地……孩子们应该巧妙地运用这些材料,让自然材料更好地发光发热,为课程“班本化”添砖加瓦。
卞老师和徐老师图文并茂地展示了生动详实的自然资源优化运用案例,聚焦幼儿真实的游戏,观察在自然资源优化下幼儿的游戏行为,呈现幼儿在活动中的所学所获,推进幼儿游戏的进一步发展。
聆听与学习了两位老师自然资源运用案例中的亮点,全体教师聚焦自然以及自然资源在本学期班本主题下区域环境中的可利用性,取长补短,集思广益,整理出自然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方式方法。
张老师:在听了徐老师分享的案例《嗨,小鸡》自然资源运用案例后,我们经过讨论,在以下从下方面进行分享。环境方面,我们结合当下的季节特点,提供与主题等相关的自然材料,同时在环境的创设时,我们要考虑整体的配色风格。材料方面,不仅可以提供符合季节特色的材料,如大自然的花草树木,还可以提供生活类的材料,如蛋壳等,通过材料的使用搭建富含自然韵味的环境。游戏活动方面,提供的材料符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尊重个体差异,各区域的游戏活动要巧妙的融合。
何老师:通过《嗨,小鸡》和《花主题课程资源》案例,结合我们班瓶罐主题活动,我们可以收集各类自然资源。例如,花、贝壳类、树叶等材料,装饰在瓶罐上,在环境中我们可以投放各种花果,插在瓶罐中,进行插花活动。还可以利用季节性的果皮,和瓶盖一起串连起来,做成隔断,同时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在小碎件区域多投放不同种类自然材料,打造瓶罐乐园,发展幼儿想象能力和创造力。
陈老师:在听了卞老师的《“花”主题课程资源》案例后,我们觉得在布置环境时利用自然材料,如竹子将整体氛围布置得古色古香。在区域活动中,自然材料更是大显身手,孩子们可以利用自然材料制作精美的簪花、色彩斑斓的脸谱和可爱的发箍。树叶拓印也是一项充满趣味的活动。孩子们可以收集各种形状和颜色的树叶,将其排列在桌布上,用颜料轻轻拓印,制作出独一无二的国风桌布。这些小摆件不仅可以装饰班级环境,还能让孩子们在制作过程中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通过三位老师的分享,让老师们再次感受到了自然材料在环境创设和区域活动中的重要性,自然资源来源于大自然,不仅种类丰富,经济实惠,具有可选择面广、变性大、低结构等特点,并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便于幼儿动手操作,容易引发幼儿联想与创造,促进幼儿的探索能力的发展。
三、感悟交流 助力成长
在案例、年级组探讨分享后,老师们深有感悟的同时并大胆分享自己的想法,思考切实可行的策略,优化课程资源的利用。
唐老师:通过此次教科活动,我认识到自然材料是可以一物多用的,同一种自然材料放到不同的区域中能够实现不同的游戏玩法和体验,提供的自然材料要尽可能的充足和丰富。同时,也可以在主题活动中可以先围绕其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形象或者关联性很强的自然资源展开各个区域的活动,就例如“萌鸡”主题中,极具代表性的一个形象和自然资源就是鸡蛋壳,那么各个区域都可以围绕蛋壳来开展丰富的活动。再围绕主题活动中其他有代表性的自然材料来进行游戏以及作品的创作,这样环境的创设自然也会变得更丰富
闻老师:通过本次教科活动,我感悟到自然材料在幼儿园班级主题区域、环境中的优化以及自然与环境融合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丰富了教育内容、增强了幼儿在游戏中的探索性、促进了幼儿创造力发展,将自然资源融入幼儿园的活动中,也培养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促进了身心健康发展。
邱老师:让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充分融入幼儿园的主体教育活动当中去,可有效地提升幼儿教育的效果,为幼儿以后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临河羡鱼不足取,竭泽而渔不可为。新时代幼儿全人格养成教育理论,立足中国现实,植根中国大地,坚持幼儿园教育的根性基础及全面发展。
儿童的一切行动,离不开丰富的资源作为支撑,离不开与材料的互动,离不开在真实情境下的探索、尝试、挑战。三位老师的分享更让老师们坚信应充分利用自然材料来创设和优化班级主题区域环境,更加坚定了对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及利用,只有不断的优化自然资源,满足幼儿逐渐深入的探索需求,让幼儿在自然的怀抱中快乐成长。
四、总结提升 收获满满
最后,顾园长对本次活动用“行动、分享、反馈”六字做出总结,提出了进一步的改进措施。生活是幼儿学习的源泉,也是幼儿教育的延伸,只有挖掘生活中的资源,将生活融入教学,才能让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更好地生活。而自然资源对于幼儿来说,永远都是充满神秘的课程资源,它既能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又能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感知、操作而获取认知经验。那需要教师行动起来,优化自然资源的利用,让幼儿园的自然资源更加丰富和有趣。同时也可以将自然资源对孩子们的好处分享给家长朋友们,一同为孩子的成长寻找、收集一些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自然资源。与此同时自然资源的运用也将在孩子的身上得到反馈,小朋友们在自然中玩耍、学习和成长,不仅能提升他们的语言能力,还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科学素养。这些都是优化自然资源的利用带来的益处。
此次教科研讨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教师优化自然资源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学习他人利用与优化自然资源与班本主题活动相融合的有益经验,助力我园高质量教育发展。看见儿童,发现课程,我园将更深度的利用和优化幼儿园自然资源,让幼儿与环境对话、与材料互动,充分发挥主体性,将“自然”真正还给幼儿,促使幼儿在与自然积极有效的互动中,获得更全面、综合的发展!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