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化环境:从儿童本位让课程落地
活化环境:从儿童本位让课程落地
江苏省溧阳市戴埠中心幼儿园 谢 豫
《幼儿园工作规程》(以下简称《规程》)明确指出,创设与教育相适应的良好环境,为幼儿提供活动和表现能力的机会与条件,促进每个幼儿在不同水平上得到发展。通过政策文件,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即课程”。然而,怎样的环境才能算得上课程?我们通过广泛而深入的学习和研讨,对“环境即课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和体会:孩子是积极主动且有能力的学习者,他们通过感官、动作与周围环境互动,在具有游戏精神的环境里主动学习。
一、现实困境:课程游戏化视角下的环境和课程
当我们结合《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从课程游戏化的视角重新审视我园环境时,发现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师对“环境即课程”的理解停留在认知层面,习惯性地用成人视角去包办代替;二是班额大、空间小,班级活动室采光不足,空间设计不合理;三是课程结构方面,“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尚不能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形式落地,多以高控的学习活动为主,幼儿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较少。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的教育理念与行为落实存在差距,制约着我园课程品质的提升。基于以上现实困境,如何在立足于儿童本位的同时,让环境焕发课程活力?我们对此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二、价值原点:创设怎样的环境来透视课程的生长
从孩子踏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课程就已经开始了。我们应该为孩子准备怎样的环境?《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加强学前教育教研工作的意见》(苏教基〔2017〕14 号)给了我们具体的行动方向:学前教育教研工作要从研究教师如何教转向研究幼儿如何学,要从集体教学现场转向幼儿日常游戏现场,要从研究教学内容转向研究幼儿游戏中的学习,要从研究教师的教学策略转向研究如何为幼儿游戏提供适宜的空间、环境和材料。
我们认为,创设的环境能否呈现课程活力,要看在环境创设中是否邀请儿童参与,体现儿童审美,彰显儿童逻辑,迎合儿童需要,适合儿童发展,给予儿童真实的表达创造机会。
三、实践原点:活化环境,从儿童本位让课程落地
(一)调整空间:重构从迎合成人到适宜儿童的环境课程新状态
在儿童眼中,幼儿园环境不应是观赏性的存在。很多时候,成人只是肤浅地对儿童所处的环境进行“儿童化的表达”,并未对儿童进行细致的观察和了解。在这样的环境背后,课程如何践行?只有当我们真正站在儿童的视角看问题,积极邀请儿童参与班级环境的创设,才是基于儿童为本的环境。
第一招:“拆”——环境从“有”到“无”
首先,我们将墙上花花绿绿、成人视角下的高控标签和观赏性装饰全部拆除,让室内回归自然。其次,基于班级空间设计不合理的问题,我们进行空间改造,在保障幼儿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将原来隔在寝室和活动室中间的一堵墙打通一半,缩小寝室范围,扩充活动空间,以此来弥补原有的采光和通透性不足等缺点,为幼儿的活动空间提供更多的可变性。
第二招:“改”——课程从“缚”到“展”
我们结合江苏省幼特教所研制的《班级环境评估量表》,基于幼儿学习特点,按照“安全卫生、温馨舒适、归属感、活动需要”等原则,将室内空间重新分割和适度留白。活动空间既保证了各区域相对固定、宽敞,又能根据活动情况灵活扩展。此外,我们将原来集中在活动室中间的桌椅,按游戏需求进行个性化摆放,使活动室环境为课程的生长提供可能性。
第三招:“通”——空间从“挤”到“畅”
第一,“通”游戏时间,考虑到我园班额大、空间小,统一时段安排同一类型游戏,会导致很多空间被隐形浪费,也存在安全隐患等问题,我们将原先的晨间户外游戏1 小时(8:30~9:30)与室内游戏1 小时(9:30~10:30)进行融通,由原来单个1 小时合并为2 小时户外或室内自选游戏时间(8:30~10:30)。第二,“通”游戏空间。我们将活动室与活动室、室内与室外进行空间连通,让单一空间由封闭转向开放。第三,“通”配备人员职责。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明确班级配备人员职责,为幼儿打造支持生命舒展的游戏空间,孩子可以自由选择室内或室外游戏。
同一空间里游戏人员的减少,避免了游戏带来的相互干扰,给孩子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同时,明确配备人员职责,更利于发挥教师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的作用,让游戏空间更为顺畅。在这个空间里,孩子们是自由的、放松的、充满探究欲望的。
(二)优化时间:重审从统一安排到弹性运作的课程结构新状态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指出,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和过渡环节,减少和消除消极等待现象。什么样的安排是符合《纲要》所倡导的时间安排?以我园大班幼儿一日生活作息表为例进行说明。
原有的作息时间(表1)将幼儿在园的一日生活人为地序列化,教师、幼儿缺乏时间的自主权,课程结构主要以集体教学为主。我们需要思考,谁才是幼儿在园一日生活的主体?思考清楚后,我们根据《规程》和《纲要》的相关要求,结合本园实际和幼儿的发展与需求、教师的素质与能力状况,调整课程结构,尝试推出大时段弹性作息时间(表2),优化集体活动和个别活动时间。同时,我们还将权限下放,班级(教师和幼儿)可根据大时段作息时间,结合需求,灵活、有弹性地制订本班的可视化一日作息时间表,帮助幼儿、教师预知下一个活动,做到早知道、会安排,真正体现儿童本位。
表1 调整前的大班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作息表
表2 调整后的大班幼儿在园一日生活作息表
(三)关注幼儿:创设从需求突破到支持发展的环境课程新样态
《纲要》指出,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促进幼儿的发展。因此,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价值不仅在于环境本身,更在于隐藏其背后教育者的教育理念和哲学思考。儿童本位的环境创设,不仅要满足儿童的现实需要,还要满足他们精神和心灵层面的需要,即要能唤醒儿童内在的兴趣,也要给予充分的信任与激励。对教师而言,学会“倾听”与“对话”,才能获得“儿童视角”。我们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从以下四点尝试提供支持。
1.创设的核心:需求与支持
我们从儿童的需要出发,对话、倾听儿童,支持儿童用绘画、拍照等方式进行多元表达,将环境创设与儿童的游戏、学习联系起来,以儿童快乐、满足、不断获得新经验作为环境创设的基本标准,进行逐步建构。
儿童在环境的中央,环境不应是静态的、展示的,真正有教育价值的环境一定是能与儿童互动的,体现游戏精神。班级环境的每一次丰富、变化和完善,都是儿童本位视角下的产物。例如,幼儿希望班级内有个玩沙的地方,经过师幼讨论后,教师将废旧的桌子改造成可翻盖的沙画桌;幼儿希望有私人收纳空间,于是教师在教室门口为每个孩子提供了一个矮柜,便于幼儿将自己的物品收拾整齐,建立秩序感。班级中随处张贴的各种规则、标志,既显得凌乱又不便幼儿观察,于是我们从“散”到“合”,形成计划墙,将能引发幼儿当下学习并能及时跟踪活动进程的信息展示在墙上,方便幼儿每日入园自主规划自己一天的生活……这些环境不是一开始就形成的,而是在追随孩子的兴趣和对话中,根据儿童的合理需要,逐步建构完善。
2.创设的过程:预设与生成
怎样看待环境创设中的预设与生成?一方面,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不断生成新的学习;另一方面,课程也会生成新的环境,幼儿园的任何角落和环境都可以变成课程,也会成为环境丰富的源泉。
例如,在中班自然角,教师在鱼缸里投放了螺蛳、放大镜和纸笔等工具,原定目标是让孩子乐于观察螺蛳的形态。然而观察现场却是,孩子对螺蛳的形态并不感兴趣,拿起放大镜随意地照一下就走开了。午餐后,有两个孩子发现螺蛳爬上来了,他们对“螺蛳到底爬多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教师及时捕捉孩子新的兴趣点,重新调整自然角的材料,在原有基础上增加投放了三种不同高度、材质的容器,有大浴盆、不锈钢小盘、高且透明的桶装容器,还有直尺、软尺、绘本等工具,用来饲养和观察螺蛳。环境的调整和重组,看似改变了原先预设的了解螺蛳的认知层面,实则是指向儿童“好奇、好问、好探究”的目标。面对儿童行为表现生成的新资源,教师通过观察分析、正确解读并积极对生成的新信息进行重组,让孩子的主动探究在“活”环境中得到真正释放。
3.创设的平衡点:个性与共性
怎么把握孩子个体兴趣与共同价值取向的关系?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当个别兴趣与共同兴趣产生对立时,教师要做的是在把握孩子兴趣的共同价值取向时,如何从孩子们的真实问题出发,从中找到价值的平衡点,以夏日节气背景下的环境创设审议为例进行说明。
孩子在生活中寻找夏天,发现幼儿园旁的继善园中长了一池荷花。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荷花的话题。有的孩子对荷花的花朵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荷花是否能吃感兴趣,有的孩子对荷花的生长环境感兴趣(多个兴趣点)……虽然孩子们对荷花感兴趣的点不一样,但整个价值取向统一指向了“感知荷花”(共同价值取向)。在环境创设时,我们的落脚点就是孩子们共同价值取向的多个兴趣点。
还有个别孩子提出“荷叶蔫了怎么办”,新采的荷叶离开它原来生长的地方很快就蔫了,蔫了的荷叶通常成人是把枯萎的扔掉,但孩子的这个问题恰好是课程的又一个起点。这时教师适时地介入,投放成品荷叶茶、与制作荷叶茶相关的绘本书籍,并摆放在科学区显眼的位置。孩子们惊喜地发现,原来枯萎的荷叶还可以制作荷叶茶,晒一晒、剪一剪,枯萎的荷叶也是一个生命教育的新契机。
4.创设的结构:差异与适宜
投放适宜儿童发展的材料,需要教育者把握儿童的“最近发展区”。在以往区域环境创设中,教师往往只是单纯地参照《指南》或者网上现成的环创图片,对班级孩子之间的差异性如何体现、投放的材料是否适宜该年龄段孩子的水平等问题很少思考。为此,教师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支持儿童的现有水平”,而不是“教科书里的水平”,心中要有一幅儿童学习与发展的材料地图,哪些材料需要分年龄段投放、哪些材料是三个年龄段都可使用的、哪些材料能为课程服务。其次,教师需要通过对儿童的日常观察,解读孩子的整体发展和实际需求,围绕班级儿童不同发展水平,投放适宜不同幼儿学习、生活、游戏的材料。在材料的使用中,教师要尊重儿童的自主操作和选择。最后,教师从深度观察、正确解读到有效支持,让幼儿在不断与环境的互动中,建构新的认知经验,从中获得能力的螺旋式发展。
(四)生态运作:实现从内涵发展到人文表达的环境课程新生态
在专家的引领下,我园从聚焦课程结构到重审结构安排,从聚焦儿童游戏(学习、生活)状态到重审环境适宜度,从聚焦区域游戏质量到重审材料投放及教师支持策略,一步步追随,形成“评估调研—通识学习—环境改造—儿童检核—观察评估—问题跟进”环境创设实施路径。班级环境实现了从迎合成人到适宜儿童再到支持发展的转变。同时,我们借助市基地辐射团、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向外辐射阶段性研究成果,形成良好的生态运作。
四、愿景终点:我们和儿童在环境中共生、共建、共享
目前,我园构建基于儿童本位的环境创设只是做了一个初步的改变和提升,我们还将进一步以《指南》作为观察、了解幼儿的框架,通过观察孩子,研究师幼互动,研究课程,继而再去反思、优化环境,进一步提升课程质量。《指南》指出的“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是第一步,只有把环境创设好,才能真正地把游戏还给幼儿;只有把游戏研究透彻了,才能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才能建设高质量课程。构建基于儿童本位的支持性环境,让儿童在面对环境的时候,不是一种静态的观望,而是一种动态的生活。我们和儿童在环境中相互影响,共生、共建、共享……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 普教立项课题“遵循儿童成长节律:幼儿一日活动过渡环节的有机建构研究”(课题编号:D/2020/02/388)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用户登录